胡锡进又语出惊人,但再卖惨也藏不住他那颗得意洋洋的心
本文来自:世界灯火君
本链接仅作文章永久保存之用
几天前一篇文章在部分家长之间疯传,名为:《胡锡进:关于当下年轻人的痛苦,诚恳说些想法》,部分家长把这篇文章发给在自己眼里不争气的娃,试图用胡锡进的高论解决当下年轻人的痛苦。
同样,我妈也发给了我,我点进去一看,一股“胡风”就扑面而来,逻辑架构如下:
1、生活中以及在网上,当代年轻人觉得上一辈人机会比自己更多,更容易出头,更容易突破阶级壁垒。
2、其实不然,老胡觉得,我这一辈人的压力比不现在的年轻人小,老胡当时的感觉是:社会上根本没机会。因为当时国家的经济规模太小。
3、反观当代年轻人:不仅今天全社会的经济规模要比我们年轻时扩张了上百倍,而且今天的年轻人比例比我们那时候要低,上升路径也更加多样,不至于“一棵树上吊死”。
4、而且中国融入全球化,进一步扩大了年轻人的人生舞台。中国年轻人如今出国奋斗的路基本是通畅的,又举了一个在非洲从店员上升为小老板的年轻人例子。论证年轻人机会多。
5、一些年轻人把当下的压力和迷惘与上一代人几十年奋斗所积累的变化和成果进行对比,而两代人的人生是不能这么比的。这是一个误区。
6、老胡那一代人人生每一个时期的“当下”都压力巨大,对未来缺少信心。比如,老胡结婚时要是没有房子,就真的没地方住了。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选择先租房过渡几年。
7、因此,今天社会的机会肯定比老胡年轻时要多,公平性也有了很大改善。
8、所以,老胡呼吁,我们要达观。如果我们选择积极参与竞争的人生,就要有承受更多压力的思想准备。
最后文章说了几句客套话就结束了,看着确实蛮诚恳,典型的胡编文本格式:
乍一看,似乎他也没说什么不合事实的话,目的也是所谓解决年轻人当下的痛苦,出发点和表达看起来都没大问题,但你就感觉有点不舒服。
回过头再看,我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这tm典型的避重就轻、选择性失明啊,说到自己那一代的时候,就各种艰难,说到年轻一代的时候,就各种福利。然后一对比:年轻人机会多多,哪有我们痛苦。
就像豆友@糯米糍说的那样:阶级固化你怎么不讲?还越来越公平?一个富二代和一个农村孩子怎么公平?就考公来说,报班培训都要几万,你说富二代和农村孩子哪个更好考?
说白了他看似在劝慰年轻人,实则在借机卖惨,还是以踩年轻人的方式,但他压根算不上什么陷入痛苦的上一辈人。
再看他的表述,更不对劲了,总是把话说半截,只留好的一面。
比如:
“不仅今天全社会的经济规模要比我们年轻时扩张了上百倍,而且今天的年轻人比例比我们那时候要低。”
暂且不说比例不等于数据、现在人口基数比之前都大多少倍了、年轻人都多了多少亿了。年轻人比例低的反面,不就意味着老龄化严重、抚养压力大么?
而他们那一代年轻人比例高,反而意味着抚养压力小,同时还没有多少老年人占据上流资源,反而意味着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往高位走。
这句话还有半截没说出来:
年轻人压力来自哪里?就来自他们。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注定被他们压榨,我们拼命生活,是稳固了他们的阶级。
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占尽了时代红利,当下年轻人的机会才如此至少,结果吃着红利还不承认,得了便宜还卖乖。
又比如:
“在南非,我看到很多没有念过大学的年轻人在当地的中国大市场里租店经营,卖中国货。他们很多是在几年内从店员上升为小老板的。”
这都能吹一吹?能在家乡发展好,谁愿意背井离乡?还是去隔了十万八千里的非洲。
再比如:
“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选择先租房过渡几年。”
看到这句话我直接无语。一直租房还不是因为买不起房吗?这不就有不少年轻人就用租房过度,结果过度了一辈子,过度到中途还有上一辈人建议说:你可以用6个钱包买房啊!
我承认,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楚,但同样,每个时代的苦楚都不可复制,恰因不可复制,不同时代的经验不能照抄,像这种拿自己时代的经验教育年轻人不要痛苦的文章,不就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么?
胡编想用卖惨的方式教育年轻一代,却始终收不住那一丝颐指气使和占尽红利后的得意。
他总是试图把好话坏话说尽,感觉什么都说了;但是仔细一品,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他忘了说这一代的压力,来自经济的发展,也来自资讯的流通。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过普通人的生活吗?即使你自己想躺平,这个浮躁的社会、以及家庭也会给你各种压力。“要求”你毕业就月入过万,多少岁买房等等。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更独立,但其实八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思想更自由、更独立,他们探讨人生,甚至探讨这个国家的未来。然而现在的教育,以及宣传,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活在各种言论和焦虑之下,被消费主义与娱乐至死的社会氛围冲刷。
相比之下,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就实诚多了,直言:现在年轻人啃老是正确的,因为前人把几百年的机会都抢光了。
但是也没有几个年轻人有资格啃老,啃老是富二代的专利,大多数年轻人都无老可啃。
当然,抱怨绝对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我也鼓励所有人都以达观的方式对待生活,但我必须要对爱对年轻人指指点点的胡编诚恳地说句:
当代年轻人不想被无法理解他们困境的人,教育要豁达拼搏,要乐观积极。
尤其不想被一个曾经占尽红利的人教育。
如果实在找不到一个让年轻人减轻痛苦的方式,我给你提供一个:
烦请闭嘴。